5/17 Tue.(32w)下午五點半,Szabo安排了超音波(Ultrasound),從技術人員超音波的探頭移動位置,我大概可以知道,這次的超音波除了觀察寶寶的發展與生展狀況,另外兩個重點是我右側的肌瘤,還有位於子宮頂端的胎盤狀況,藉以評估早產的可能性。美國執行超音波,並不像台灣會放置一台大尺寸液晶螢幕,讓孕婦邊聽醫師解釋,同時也邊觀看影像,而是只有技術人員盯著小小螢幕。
技術人員原本想要照寶寶的臉部給我們看,不過沒有成功,後來就列印了一張手指&一張背脊椎的2D影像讓我們留存,影像很模糊,但最重要的是她說寶寶一切都正常,目前2154g。然後就要我們去等Szabo的親自說明,Szabo 看了超音波結果,彷彿吃了定心丸一般,跟我們說寶寶的大小與體重有比周數稍大一點,但一切都很好,所以過去一個月,連著四周都來診所報到的警報可以解除了,可以恢復兩周一次,也要我按照目前的作息與飲食即可。Chen-Hao 和我於是很開心地離開了 Szabo 診所,往 Wegman's 買新鮮牛肉去囉~~
我預計要前往生產的醫院 Mount Nittany Medical Center (http://www.mountnittany.org/) 在每個月第三周的周四晚間,會舉辦兩場一小時的生產說明會與醫院參觀 Hospital Education,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s (H.E.I.R.),我們參加5/19(Thu.)晚間19:45開始的這場。在美國,一般的產檢都在醫生的小診所內進行,然後生產時才到醫院,由產檢的醫生到醫院幫忙接生,如果產檢順利,很多孕婦都是直到要生產的那一刻,才初次到醫院,若能先參加這樣的 tour,可以增加孕婦對醫院的熟悉度與降低臨盆前的緊張。Tour 內容不外是
1. 從預註冊到帶寶寶出院回家的整個過程;2. 參觀產科,主要是了解臨盆的警報拉起時,該到哪報到,以及認識LDR(Labor, Delivery & Recovery)的環境;3. 了解分娩室、母嬰同室,以及親戚手足探訪的規定;4. 由註冊合格的護士,回答所有問題。
當然,醫院也會趁機會提供很多衛教單張,或者許多廠商的贈禮(幾片嬰兒尿布或濕紙巾),美國對於新生兒出院的規定挺嚴格的,我們拿了很多關於 Car Seat 方面的資訊,還有餵食母乳等衛教單張,我想,這些都是很快就用得上的。參訪回來後,自己上醫院網站(http://www.mountnittany.org/departments/maternity-services)看,發現還真的有不少有用資料,包含入院生產該準備的物品....,沒事就可以上去晃晃,打發時間也多些常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