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這幾天,學姐提到了大鬼湖,湊巧翻看起以前的照片,數位相機還不普遍的年代,硬碟裡雖只留住幾張模糊的掃描,腦海裡卻浮現一幕幕清晰再不過的情景。然後我想起,那時候的我,那時候遇到的人,那時候發生的事,那時的雀躍與那時的煩憂,實在很難用邏輯分析出,為甚麼我的記憶,把一些留下,把其餘的忘記,我的腦子是如何作出這樣的選擇呢? (不用功的學生,應該要再回去翻翻課本才是) 而我究竟又是如何從 20's 走到 30's? 10多年來,看似各自獨立的對話、事件、決定...,實則緊密糾纏交互而成今天的局面。我半途而廢了甚麼當初所以為的? 我又反而擁有了甚麼當初夢想不到的?
今天,妳突然問我: 最近好嗎? 應該是很隨口的一句問候,我一時半刻,接不上話,思索著,我是要用三秒鐘回答妳這個問題「我很好啊!」;還是,回過頭去好好把這個大哉問獨自細細咀嚼「我到底好不好呢?」。然後,妳覺得問得有點怪,其實不會,只是我不曉得要給妳是非題的答案還是申論題的論述。充足與缺口,都是太形而上的形容辭,但著實同行在我每一天的生活中,我不想氾濫情緒,但得承認,在此刻幾乎滿溢的美好裡,疑惑仍緊跟隨我: what am I for...
希望妳在問我這個問題的同時,妳很好。今晚夜裡48度F,小美的聲音。
1996年初秋,那個覺得一切都可能的年紀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